绝大多数媒体人认为人工智能技术持乐观支持态度,对媒体内容生产和分发是有益互补与促进。从自己的作品被分发的情况来看,近半数(49%)的内容生产者表示人工为主、机器算法为辅的推荐方式,带来的阅读效果最好。
影响媒体内容生产者未来工作的技术因素
2017 年大数据(42%)与视频直播(41.8%)等技术将会对媒体人工作带来最多影响,多数媒体人认为未来的人工采编生产深度调查类报道(77.4%)和观点型新闻(56.7%)内容会更有优势,而新闻消息、数据类新闻和趋势类新闻,机器算法会比人更具优势。
数字可视化新闻(45.1%)、深度故事报道(42.4%)、视频拍摄剪辑(29%)、摄影技巧(25.4%)、VR 场景新闻制作(24.9%)等,是内容生产者最希望未来获取的专业技能培训,渠道的内容生产也正在朝着数字可视化、深度化、多媒体化、场景化等方向发展。
“很高兴能和美通社共同发起针对专业媒体内容生产者的调查,作为“最懂你的信息平台”,我们特别关注优质内容的生产与丰富内容生态的形成,这是我们推荐算法的源头。所以我们一面将智能分发技术沉淀下来的数据通过媒体实验室即时提供给媒体人,一面密切关注着数据、技术对于媒体人带来的影响,希望更好地连接人与信息,促进创作与交流。”今日头条媒体实验室负责人刘志毅表示。
“今年是蓝媒汇第二次联合美通社发起针对媒体内容生产者的调查,”蓝媒汇创始人韩辉表示,“技术在提升内容传播效率的同时,也对内容生产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那些真正专业的内容生产者,生产出优质的内容,才能链接住有价值的用户,最终实现内容的商业价值和变现。”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张志安教授说道,“从调查结果看,媒体人的身份和角色正在逐渐泛化,既是内容采集者、也是产品创意者,既是专业媒体的从业者、也是自媒体的实践者。如何在重构专业范式和边界的过程中,探索专业实践的创新、坚持专业精神的内核,值得学界和业界共同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