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美通社正式发布《2017中国媒体内容生产者职业发展状态与工作习惯》调查报告,报告针对1,167名专业媒体内容生产者展开调查,从媒体人的职业发展状态与工作习惯、影响媒体信息获取与内容生产的因素、企业新闻内容的偏好、新传播技术对媒体内容生产分发的影响等方面,展开深入的调查研究。
《2017中国媒体内容生产者职业发展状态与工作习惯》调查报告
2017 年,我们越来越多的听到“人工智能”这个词出现在我们的生活,在今年首期的奇葩大会上,李开复谈到人工智能的话题时说,未来有50% 的人类工作会被人工智能取代,高晓松说在人工智能愈发兴起的未来,内容将成为世界的主宰。
内容连接着人们的生活、娱乐、工作、甚至衣食住行,影响着我们对身边世界的感知、判断和行动。曾有预测说,到2030 年,90% 的新闻都将由计算机撰写,而一些勤奋的机器人甚至可以在此之前就获得普利策奖。事实上,人们所获取到的内容,越来越多地与智能内容技术有关。而在媒体技术发展趋势的影响下,媒体内容生产者们的工作习惯受到了哪些影响?
美通社今年联合蓝媒汇、今日头条媒体实验室、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针对媒体记者、编辑等专业内容生产者,继续发起关于其职业发展与工作习惯变化的调查,累计得到1,167 名受访者通过在线问卷与线下一对一访谈的形式参与。
美通社中国区受众拓展部负责人刘晓林表示,“我们希望探寻2017年移动化设备与场景、智能算法、大数据等技术和内外部因素,对媒体内容生产者在信息获取、内容生产、分发等方面产生的实际影响。同时,我们就这些话题对参与调查的数十位资深媒体人进行了一对一的问题访谈(视频专题:3分钟看懂2017最新媒体趋势),相信他们的见解,能够对您带来一些启发与参考。”
重要发现
媒体内容生产者的收入和工作满意度相比2016 年并没有大幅提升,月收入超过2 万元的比例仅为3.3%,但却有近八成(79.2%)的受访者表示未来五年仍将继续从事媒体职业,比去年提高十个百分点。
媒体内容生产者收入情况对比
平均每三个媒体人中就有一个在做自媒体,半数人(52.1%)至少每周更新一次,绝大多数(85.5%)为个人模式运作,内容形式基本为图文(90.2%),其余是以短视频、音频、直播等为主的多媒体内容帐号,占据近一成。
职业媒体人自媒体发展状况画像